办学主题及方向:
根据主办单位的需求,突出“国家战略、党政效能、社会特色、校产合作”等四大板块优势,为各地个性化定制不同主题的培训方案。
非学历社会培训板块布局情况
一、国家战略板块布局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立足青岛古代海上丝路北航线起点、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的定位,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发展”模块;立足青岛市在科技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地位,设立“原始创新策源地”模块”;立足新旧动能转换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设立“产业链中高端战略”模块;立足青岛创业创新工作全国全省引领的地位,设立“创业城市建设”模块。
二、党政效能板块布局
重视与党校党性教育错位发展,着力突出党政效能提升培训,面向整体设置“党性信念理想模块、综合素质能力模块;面向市县区党政设置“城市发展定位模块”“产业跨界融合模块”“战略思维与执行力模块”;面向市直、县直机关设置“人文精神与领导素养模块”“党政管理创新与效能模块”“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块”;面向乡镇街办村设置“产业跨界融合模块”“乡村生产经营与科技引领模块”“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模块”。
三、社会特色板块布局
以“把教育办到社会中”为理念,针对性、个性化地满足社会在前沿知识、文化底蕴、管理能力、人脉拓展等多方面需求。设立将“人文素养提升、女性职业素养、国学智慧、艺术教育”等模块,面对医院人满为患、营利性保健养生充斥状况,“保健养生模块”;面对老龄化来临、老年大学一桌难求状况,设立“退休学习模块”。
四.校产合作板块布局
以“把教育办到企业中”的理念,推动青岛市“原始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链中高端战略”实施过程中,强化校产深度合作联盟。设立“管理技能与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新商业模式与资产运营、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程”等模块,形成“以原始创新主干技术为核心,以产业链中高端基本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多学科综合化、多技术一体化”的动态培训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