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泓,女,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院长、教授,特聘二层次人才(现人文社科最高层次),山东省社科重点基地劳动人事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访问学者。
先后任青州市城区校改办公室主任、潍坊市县处级后备干部、山东省委党校科研处业务副处长、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挂职临沂市兰山区委副书记等。先后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3 年)、“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
研管理工作者”(2012 年)、“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016 年)、“山东省委党校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2011 年)、“山东省委党校第二届科研名师”(2009 年)等荣誉称号。
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战略科学研究会战略思维与领导力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多次获负责任的评审专家)、山东省科协首批科技创新智库专家等。研究方向: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经济、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等。
主持完成、在研国家社科基金 3 项,分别获优秀、良好,主持完成、在研省软科学重大、省社科重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近 20 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 3 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70 万字译著 1 部,发表学术文章 70 余篇,其中 A 刊 12 篇、
CSSCI 刊 32 篇、《人民日报》等重要国家报纸 25 余篇,12 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20 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领导签批并进入决策,7 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2 项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 项成果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等奖。
(一)科研项目
1.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劳动伦理嵌入劳动关系治理的文化社会学研究》(20BSH093),2020.09-
2.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转型期政府参与劳动关系研究的社会学研究》(12BSH032),鉴定优秀,国家社科规划办,2012.05-2015.12
3.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07CSH003),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良好,2007.05-2009.03
4.主持完成省软科学重大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劳动伦理构建与企业发展环境优化研究》(2016RZB35009),鉴定优秀,山东省科技厅,2016.09-2019.10
5.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秩序视域下中国特色劳动伦理构建研究》
(16BSHJ01),山东省社科规划办,2016.08-2018.12
6.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09CSZ003),山东省社科规划办,2009.11-2010.10
7.主持完成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充分发挥公共传媒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途径的作用研究》,2008.10-2009.05
8.主持完成省软科学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研究》(08RKB0153),山东省科技厅,2006.06-2007.12
9.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研究》(08BDC126),山东省社科规划办,2005.10-2006.12
10.主持完成人社部委托课题《平台经济发展中快递业劳动标准调研》,人社部,2018.04-07
11.主持完成中国劳动学会委托课题《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青岛市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状况调研》,中国劳动学会,2020.03-05
12.主持在研山东省人社厅委托课题《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与多维培育研究》,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04-
13.主持完成山东省人社厅《山东省人才引进需求与路径实现研究》,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8.07-10
14.主持完成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依法治国视域下中国劳动法治建设研究》,2016.06-12
15.主持完成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当代产业关系发展的政府职能与履职机制研究,2011.08-2012.11
16.主持在研青岛市委委托课题《现代技术变革背景下人力资本协同要素资本推动地域发展的组织变革研究》,2020.06-
17.主持完成青岛多委局联合委托课题《新旧动能转换职业技能提升专业职业目录研究》,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局,2018.09-2019.10
18.主持完成青岛市人社局委托课题《3000 户企业定点用工监测追踪研究》,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局等多委局联合委托课题,2018.10-2019.12
19.主持在研青岛市军人退役局委托课题《青岛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状况调研与路径实现研究》,2019.5-
20.主持在研《威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2021.01其余委托与横向项目(10余项略)
(二)学术专著
1.《劳动关系政府论》,人民出版社,2020.10
2.《劳动关系的全球化发展——事件、观点和国际劳动关系协会》(译著),商务印书馆,2020.10
3.《劳动关系:社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人民出版社,2011.04
4.《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调研、实践与突破》,2021(待版)
5.《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07
(三)期刊论文(A 刊 14 篇、CSSCI 期刊 32 篇、重要报纸文章 26 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伦理观的主线、渊源、传承与逻辑内涵》,(A 刊、CSSCI),2021-待刊
2.《基于用工短缺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A 刊、CSSCI),2021待刊
3《. 人工智能推动了人力资源流动与提升吗?》,《科学学研究》(A 刊、CSSCI),2020-11
4.《中国特色劳动伦理的“大考”锻造》,《经济日报》,2020 年 4 月 7 日
5.《新时代慈善事业与共享发展研究》(1/1),《东岳论丛》(CSSCI),2019-02
6.《政府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探讨》(1/1),国家社科成果专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年 6 月 4 日
7.《新时代更加重视中国特色劳动伦理构建的对策建议》(1/1),《改革内参》,2018-10-30
8.《找准社科评价机制的切入点》(1/1),《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5-08
9.《延安时期劳动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1/1),《马克思主义研究》(A 刊、CSSCI),2017-07
10.《转型社会发展期政府的“劳动伦理倡导者”角色探析》(1/1),《科学社会主义》(CSSCI),2016-01
11.《加强工会“三性”建设要传承创新并举》(1/1),《工人日报》,2016-03-21
12.《中国工会“双重角色”的形成渊源与探索发展》(1/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A 刊、CSSCI),2015-01
14=3.《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的当代阐释》(1/1),《中共中央党校学报》(B 刊、CSSCI),2015-01
14.《加强劳动监察工作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2/2),《中国劳动学院学报》(核心),2015-03
15.《中国劳动法治建设的动力渊源与路径选择》(2/2),《东岳论丛》(CSSCI),2015-06
16.《转型期劳动法治建设研究》(1/1),《学习时报》,2015-04-06
17.《协同合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1),《大众日报》,2015-07-19
18.《国内外“劳动伦理研究”》(1/1),《学习时报》,2015-07-27
19.《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1),《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9-09
20.《传统伦理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1/1),《学习时报》,2015-11-19
2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对构建和谐产业关系的启示》(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A 刊、CSSCI),2014-05
22.《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的问题、困境与个性特征探讨》(1/1),《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4-07
23.《转型期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理念转变与角色定位》(1/1),《科学社会主义》(CSSCI),2014-05
24.《全媒体时代加强劳动者媒体素养教育的思考》(1/1),《理论视野》(CSSCI),2014-07
25.《转型期中国工会传承发展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1/1),《马克思主义研究》(A 刊、CSSCI),2014-11
26.《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传承与发展》(1/1),《学习时报》,2014-11-03
27.《转型期政府参与劳动关系调整研究述评》(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A 刊、CSSCI)2013-05
28.《中国传统经济伦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1/1),《理论学刊》(CSSCI),2013-07
29.《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府角色定位与职能履行问题研究》(1/1),《东岳论丛》(CSSCI),2013-03
30.《劳动者综合素质与影响因素分析》(1/1),《学习时报》,2011-05-08
3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升》(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A 刊、CSSCI),2010-04
32.《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外资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1/1),《理论学刊》(CSSCI),2010-04
33.《市场经济改革中工会面临的问题》(1/1),《学习时报》,2010-03-07
34.《社会转型期劳动者主体地位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1/1),《学习时报》,2010-11-29
35.《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探讨》(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A 刊、CSSCI),2009-02
36.《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课题》(1/1),《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03
37.《公共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A 刊、CSSCI),2008-03
38.《鼓励民众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1/1),《中国党政干部论坛》(CSSCI),2008-04
39《. 韩国企业文化建设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推动》(1/1),《山东劳动保障》,2008-04
40.《农民增收、内需拉动: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1/1),《理论学刊》(CSSCI),2008-06
41.《英、法政府劳动关系干预策略》(1/1),《中国劳动保障》,2008-11
42《.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繁荣中国》(1/1),《大众日报》,2009-06-26.
43.《营造有利于草根创业的大气候》(1/1),《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01-23.
44.《促进劳动立法完善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1),《山东人大工作》,2007-01
45.《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课题》(1/1),《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03
46.《建立更加公正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1/1),《理论前沿》(CSSCI),2007-04
47.《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1/1),《职工天地》,2007-05
4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1/1),《山东劳动保障》,2007-06
49.《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1/1),《理论学刊》(CSSCI),2007-06
50《. 更加重视公共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1/1),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2007-08
51.《再读亚当·斯密——经济人、道德人、制度人假设的反思》(1/1),《学习时报》,2007-01-01.
52.《加强文化道德建设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1/1),《人民日报》(A 刊),2007-08-31.
53.《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1/1),《学习时报》,2007-10-29.
54.《应加强国民媒体素养教育》(1/1),《中国文化报》,2007-10-29.
55.《农村实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调研》(1/1),《农学学报》,2006-12
56.《三元朱村“绿色革命”发展模式的启示》(1/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57.《工会行政化相容与相悖的思考》(1/1),《工会论坛》,2006-05
58.《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的思考》(1/1),《理论学刊》(CSSCI),2006-06
59.《日本劳动关系调节机制对我国的启示》(1/1),《山东劳动保障》,2006-07
60.《重视国企改革中劳动者利益的保护》(1/1),《山东劳动保障》,2006-12
61.《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政策主张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1/1),《理论学习》,2006-12
62.《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1/1),《大众日报》,2005-03-07.
63.《从三元朱村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1),《学习时报》,2005-12-05.
64.《在多元文化冲突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1),《理论学刊》(CSSCI),2003-05
(四)获奖成果
1.独立完成《转型期中国工会传承发展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研究》)(014),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6.08.
2.独立完成《延安时期的劳动伦理及其当代价值》(058),获山东省科社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9.08
3.主持完成《转型期政府参与劳动关系调整的社会学研究》(075),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7.09.
4.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10.
5.独立完成专著《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探讨》,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0.10.
6.主持完成省软科学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研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09.
7.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10.
8.参与完成中宣部委托课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调研》,获山东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7.10.
9.主持完成省软科学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研究》,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8.07.
10.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7.06.
11.主持完成《“大规模、精准化、系统性”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获山东省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20.08
(五)成果转载
1.《转型社会发展的政府“劳动伦理倡导者”探析》,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6-08
2.《转型期中国工会传承发展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5-01
3.《中国工会“双重属性”形成渊源与传承发展》,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5-0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时代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05
5.《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的当代阐释》,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5-06
6.《加强劳动监察工作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5-10
7.《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卷首语,2015-11
8.《中国劳动法治建设的动力渊源与路径选择》,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5-12
9.《中国传统经济伦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4-01
10.《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问题、困境与个性特征探讨》,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4-09
11.《转型期政府参与劳动关系调整研究述评》,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3-05
12.《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探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06
(六)学术资政
1.《青岛大学“新旧动能转换 企业产业振兴”综合项目实施》,省委书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副省长签批,用于省委组织部企业人才发展、省经信委企业家队伍建设方案实施,2018-03-26
2.《“大规模、精准化、系统性”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国劳动学会会长、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常务副部长签批,并转劳动经济专委、高技能专委阅研,2020-03-12
3.《渊源、传承与发展:习近平劳动伦理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签批,并转习近平研究院研阅,2020 年 3 月 6 日
4.《新时代更加重视中国特色劳动伦理构建的对策建议》(1/1),《改革内参》,呈报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门,2018-10-30
5.《现代技术变革背景下人力资本与要素资本协同推进地域发展的组织变革研究》,被青岛市委《“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意见》采纳,2020-06-17
6.参与起草《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2016-01.
7.执笔起草《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强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同工同酬的实施意见》,2016-02.
8.《国际经济视角中的南海仲裁舆论引导建议思考》,上报中央办公厅,2016-07-16.
9.《协同合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省委副书记签批,2015.8.28
10.《在传统传承中增强工会组织的群众性政治性先进性》,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签批,并转省总工会用于全省工会读书会,2015.07.10
11.《加强对以古山东为主发祥地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研究的建议》,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签批,并转省社会主义学院及省工商联参阅,2015.04.02
12.《山东省率先探索加强劳动者媒体素养教育的建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签批,并转省委宣传部分管部长及信息网络中心参阅,2014.11.07
13.《临沂市兰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借鉴》,省委副书记签批,2013 年 6 月
14.《探讨和谐劳动关系发展新路径——来自高密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与思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签批,并转山东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成单位参阅,2012.05.06
15.《更加重视公共传媒在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签批,并转分管部长及宣传处、理论处参阅,2009.06.23
16.《乡风文明、精神力量: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软动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调阅签批,2008.05.04
1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研究》,副省长签批,并转省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局、省工商局用于决策参考,2008.03.31
18.《德棉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启示》,常务副省长签批,并转省国资委、经贸委等部 门用于决策参考,2007.01
19.《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研究》,分管副省长签批,并转省劳动保障厅用于决策咨询、保障宣传、干训参考,2006.11
(七)研究院发展
1.劳动人事研究院“三位一体”发展导向:
(1)强化学科交叉、突出新型智库、着力社会培训,(2)研究院组织愿景、学术使命、院风理念、学院精神,(3)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兼任名誉院长,(4)紧扣青岛劳动科学与产业发展特征,设立“劳动经济与就业创业、中国特色劳动关系、人力资源与领导力、劳动保障与职业安全、劳动人口与职业生涯、人才测评与人力开发”等七个研究中心,2018 年 1 月
2.获批“山东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于劳动关系学教育部首批批复、人民大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 A+交叉学科突出优势与青岛百年制造业基地特征,为青岛大学自 2003 年以来第二个重点社科研究基地,2018 年 5 月
3.成功组织“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第二届学科年会,2018 年 5 月
4.获选“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学会领导科学与战略思维”专委会单位,2018 年 9 月
5.获选“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2018 年 11 月
6.获选“中国劳动学会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2019 年 6 月
7.获选“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单位,2019 年 7 月
8.青岛市军役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联盟”发起单位,2019 年 10 月
9.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新职业标准制定工作”,2019 年 12 月
10.人社部“企事业单位培训研讨重点单位”,2020 年 9 月